一、產品定義與核心功能
水冷輥子裝配是集成輥體冷卻系統、軸承支撐機構及傳動組件的模塊化裝置,主要用于鋼帶、鋁帶、銅板等金屬板材及高分子薄膜的連續生產線上。通過內置循環冷卻水通道(管徑 8-20mm),將輥面溫度控制在 50-300℃區間(視工況可調),同時承擔材料傳輸過程中的張力支撐與板形矯正功能。典型結構參數:輥體直徑 200-800mm,有效長度 1000-3000mm,冷卻介質壓力 0.3-1.0MPa,高線速度可達 300m/min。
二、典型應用場景
(1)鋼鐵與有色金屬加工
冷軋生產線:
在平整機、光整機中使用鍍硬鉻水冷輥(輥面粗糙度 Ra≤0.4μm),控制帶鋼退火后溫度均勻性,減少表面氧化鐵皮殘留(殘留量≤5mg/m2)。
熱軋及連鑄線:
結晶器出口段采用空心銅管水冷輥(通水速率 20-30L/min),將鑄坯表面溫度從 1100℃快速降至 900℃,避免過度氧化(氧化層厚度≤0.3mm)。
(2)熱處理與表面處理
退火爐出口段:
耐高溫合金水冷輥(工作溫度≤600℃)配合氮氣保護,實現不銹鋼帶無氧化冷卻,表面色差 ΔE≤1.5。
鍍鋅 / 鍍鋁生產線:
輥面噴涂特氟龍涂層(接觸角≥110°),防止鋅液黏附(黏附量≤10g/m2),提升鍍層均勻性(厚度偏差≤±3%)。
三、選型技術指南
1. 工況參數匹配
溫度控制范圍:
低溫場景(≤100℃)可選銅管鋁翅片冷卻;中高溫(100-500℃)優先不銹鋼螺旋通道;超高溫(>500℃)需采用雙層壁結構 + 隔熱層(熱損失≤10%)。
載荷與速度:
根據帶材寬度(500-2500mm)、厚度(0.1-5mm)計算軸承載荷(安全系數≥1.5),高速工況(>200m/min)需做動平衡校正(精度 G2.5 級)。
2. 冷卻系統設計
水質要求:
采用軟化水(硬度≤50ppm)或乙二醇溶液(冰點 - 35℃),配備磁性過濾器(過濾精度≤50μm),防止結垢(垢層厚度≤0.2mm / 年)。
壓力與流量:
冷卻水壓力需高于工作環境壓力 0.2MPa 以上,流量按輥體表面積計算(經驗值:10-15L/(min?m2))。
3. 維護保養要點
定期檢測:
每 1000 小時檢查冷卻通道壓降(增幅≥15% 時清洗),每年進行輥體超聲波探傷(缺陷分辨率≥Φ2mm)。
涂層維護:
輕微磨損可采用激光熔覆修復(修復層結合強度≥40MPa),嚴重損傷需整體重涂(周期 2-3 年)。
查看手機網站 | 掃碼微信溝通 |